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0:27 点击次数:142
6月24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“九三阅兵”的整体安排,并特意邀请了部分国家代表共同出席,彰显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国际意义。此次发布的安排中,特别提出邀请抗战老兵亲临现场观礼,以示对那段峥嵘岁月的缅怀和尊重。
抗战胜利是由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大阵营携手努力的结果,因此此次阅兵活动中,大陆也诚挚邀请了曾代表国民党参加抗战的老兵们返乡,共同见证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。对于这些国民党抗战老兵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重逢和荣耀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台湾当局却对这些老兵赴大陆参加九三阅兵观礼发出了阻挠和威胁。如今我们享有的和平生活,正是这些老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随着时光流逝,这批抗战老兵们也渐渐老去,体力和健康状况都不如以往。
展开剩余84%回忆起2015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,当时被邀请的国民党老兵近四十位,如今十年过去了,能够赴会的仅剩不足当年的一半。那时,这些年事已高的老兵缓缓乘车进入天安门广场,尽管年迈,他们敬礼的动作依旧标准而坚定。每当听到“敬礼”的口令,大家都会挺直腰板,举起右手,目光凝视前方,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,却未曾忘却那段光辉的历史。看着他们,许多观众忍不住泪流满面,仿佛穿越时空重回那段峥嵘岁月。
距离2015年已有十年,那些老兵平均年龄已达百岁,身体状况难以支撑他们站在车上接受检阅。基于身体考虑,今年的安排改为现场观礼而非检阅。刚刚大陆对国民党老兵发出邀请时,却遭到台湾“行政机构”负责人顾立雄的强烈反对。为了阻止老兵们参加,他竟提出了两个荒谬的理由。
第一个理由是抗战胜利属于“民国时期”,而非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。时代在变,国家制度在发展,但历史事实无法更改。无论过去多久,无论政权更迭,我们都应铭记那场胜利及其意义,而不是像顾立雄那样试图割裂历史。试想参与过战争的老兵听到这样的言论,该是多么刺痛和寒心。
顾立雄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指控大陆此举是“分化台湾社会”,意图推动统一。然而,十年前的抗战胜利阅兵也邀请过国民党老兵,这怎么到了今年就变成“分裂”行为了?当前台海形势虽紧张,台独势力活跃,但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荣誉,不该被政治斗争所绑架。
国民党老兵自抗战胜利后大多定居台湾,难得回大陆一趟。此次收到邀请,原本是一次难得的“故地重游”。却被台当局竭力阻挠,甚至用威胁手段逼迫他们放弃参加阅兵观礼的意愿。许多抗战老兵中,除了身体残疾者外,仍有不少人坚守岗位直至退休,他们在军队中资历深厚,国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退伍补助和老年保障。
如今,这些本应保障他们晚年生活的待遇,却被台当局用来作为威胁工具。如果老兵们选择前往大陆参加阅兵观礼,他们的养老金将面临被取消的风险。意味着他们一旦参加,就会断了经济来源,年事已高的他们只能依靠家人生活。面对国家认同与个人生活保障的两难,老兵们被迫作出痛苦选择。
著名抗日将军张自忠的孙子听闻此事后愤慨异常。他质问道:抗战老兵参加自己国家的纪念活动,为何还需要“允许”?他们曾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巨大,难道连参加一次纪念仪式的权利都被剥夺吗?张自忠将军出生于战争年代,幼时目睹社会动荡和战争洗礼。他怀揣和平理想,接触孙中山三民主义后立志为人民奉献。1911年,张自忠加入中国同盟会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
他最初是一名普通士兵,凭借勇敢和智慧,逐步晋升到团长职位。作为国民党军官,他曾与英军交锋,将侵略者赶出国境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张自忠率军抗击日军,屡次取得胜利,迫使敌人节节败退。为了减少伤亡,他不惜冒着被骂“汉奸”的风险,与日军进行谈判,但最终未能达成和平协议。
北平沦陷后,他带部队撤离,却遭蒋介石不满,遭受攻击,伤亡惨重。即使身中数弹,张自忠仍坚守战场指挥,直至壮烈牺牲。抗战胜利后,他被尊为革命烈士,列入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录。除了他,成千上万士兵也用鲜血铸就了新中国的基石。
张自忠的孙子对台当局阻止抗战老兵赴大陆观礼表达了坚决反对,认为老兵参加自己国家的纪念仪式理所当然,无可非议。显然,他全力支持此次阅兵活动。与此同时,他也提醒台当局,若继续无理干涉,只会伤害革命老兵的感情,未来又有多少年轻士兵愿意为台湾拼命?
台当局怎能为了私利,让那些为国家付出过生命的英雄承受不该有的代价?他们是国家的功臣,立下赫赫战功,难道完成心愿都要被威胁吗?更何况还拿他们应得的养老金作为威胁手段,这实在是不公平、不厚道。
信息来源:2025年6月24日《澎湃新闻》——《这次阅兵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到现场观礼》
发布于:天津市